《大乘妙法莲华经》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
【2025/2/17 17:33:03】《大乘妙法莲华经》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。汝今当知。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法华经者。若有恶口骂詈诽谤。获大罪报。如前所说。其所得功德。如向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清净。得
阅读【2025/2/17 17:33:03】《大乘妙法莲华经》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。汝今当知。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法华经者。若有恶口骂詈诽谤。获大罪报。如前所说。其所得功德。如向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清净。得
阅读【2025/2/17 15:45:02】给物命一个机会,也给自己一个机会—‘老奶奶与年轻人的放生对谈’‘老奶奶,你看你看,你们刚刚放生了的鱼儿很多都死了,尸体都浮在水面上,你们放生根本就等于放死嘛,这样子放生又有什么意义呢?你们真是太愚痴了!’‘年轻人,你仔细看看,你难道没有看到
阅读【2025/2/16 21:53:02】【善女人往生传】挫折、打击、横逆没有打败,念佛从不间断的张氏善女人晚上师父继续跟大家报告《善女人往生传》。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四本书,《净土圣贤录续编》三十一则故事,这三十一则故事我们已经看了二十四则故事。这些善女人念佛的故事有许多对我们念佛
阅读【2025/2/16 21:45:02】 一切众生,每一个起心动念,或是语言行为,都会造成一个业种,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,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。佛法唯识学中的“八识心王”是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末那、阿赖耶。1、眼识: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,就是眼识
阅读【2025/2/16 7:48:02】我现在用四本佛教的经典,里面四句话贡献给各位。第一句是不忘初心,是佛教《华严经》里的一句很伟大的经文。不忘初心,就是说不要忘记我们最初、当初的一个志愿,当初一个什么想法,这样就把当初的那个意念不要忘记,后述很多事都好办。比方夫妻结婚,不要忘
阅读【2025/2/16 6:49:02】在南传佛教的重要经典——《法句经》中,有许多优美的偈颂。而每一个偈颂背后,据说都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(故事本身不见于经文,我也没有查到书面文献,不知是否源自口耳相传)。而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,关于两名曾经是正室与妾的女人,如何在佛陀的开示下解
阅读【2025/2/16 4:13:02】一行禅师有些人会借吃东西来忘记悲伤与优郁,过量的饮食会引起消化系统的负担,进而产生愤怒。如果你不知如何处理这种负面的能量,它就会转化成愤怒、性与暴力的能量。当食物“品质很好”时,就可以少吃一点,身体其实只需要平时所吃的一半分量。为了提高吃的
阅读【2025/2/15 23:22:02】闻法和念咒功德孰轻孰重?索达吉堪布在《入行论讲记》中说:“如果你真的想供养,法供养是最好的。对真正的上师来讲,一个人好好地修行,好好地闻思,这个上师肯定高兴。因为上师传法的目的是什么?就是让所有的众生获得快乐,而获得快乐的唯一方法,就是法。
阅读【2025/2/15 18:31:03】宗镜录略讲下册 (第四十七章)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四十七章心海潮屏音回吼02心声之辨与观音菩萨修行法门若闻声可意不可意生憎爱。便被声缚。但观心海中是声出处。以心海元无有相。心虽含声,声亦无相。无相即于一切声中而得解脱。‘若问声可意不可意生憎爱,
阅读【2025/2/15 18:21:01】如是,就是信成就。阿难尊者在结集经典的时候,大众对他说:“如尊者所闻,当如是说”,阿难回答:“如是当说,如我所闻,故为信顺”。所以这个如是是信顺之词,佛如是说,阿难也如是复述,教人如是信。佛法大海信为能入,只有真信深信佛所说的法,这样才能够
阅读